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小孩不会骗人 (第4/6页)
指在社会群体中的高低贵贱,而是指他们在当时,是否拥有那样的思想和觉悟。 外婆给我描述的这群人,除了少数领导者,剩下的,包括我外婆自己在内,很明显,还没有达到那样的标准。 他们不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但他们却是那个时候,直到今天的—— 绝大多数。 如果要用一个相对准确的词汇来定义的话,我想那应该是—— 基石,最广泛的基石。 只是我以前见过的作品,很少将笔触,投落到他们的身上而已。 于是我就在想,这些人,他们参与到那场波澜壮阔的事业里,目的是什么? 就我外婆来说,定成分的时候,属于自有产业但不足以‘不劳而食’的中农带‘小土地出租’,是团结对象。 她开了个鸡毛店,将家中少量土地用于出租,是因为要给自己的子女筹集到学费。 为了供他们上学,家里已经支应不开了。 她只是想尽办法,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尽量解决这个问题。 还能做什么呢?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加入组织以后,她也没来得及接受教育,所以,外婆真的称不上有什么‘思想觉悟’。 所以支撑她那样做的精神内核,就绝不会是信仰和理想。 那它到底应该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些人,能够紧密团结在一个核心的周围,最终完成那番伟业呢? 通过和外婆的交流,我觉得他们明显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黑暗和不公,所以他们也在反抗。 面对黑暗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