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游记 (第6/6页)
下面一联就是写二帝开辟蜀川平原,推行农耕文明,生前死后的劳绩,不过“杜鹃啼血”的典故,被周至与“布谷催耕”联系了起来,赋予了其另一层更积极的含义。 最终一联就更好理解,如今虽然原来的碑碣已经残断再无踪影,但二帝的功绩,就在周围漫延到天边的稻田中间,再无需它物来装点。 遗惠千年,哪怕他们的陵墓祀园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尊隆,但依旧还有记得他们功绩的受益者,从远方前来省望凭吊。 周至的家乡夹川,是巴蜀的边界,因此周至称二帝“旧王”,而自称“边人”,倒是恰如其分。 一个“省”字,更是蜀人才用得,多了几分晚辈对亲长的孺慕之意。 解释到这里,台长已经明白,这首诗,只可能是周至自己写的。 不由得笑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怎么着,这文章又准备投哪儿?” 池薛荔将稿子接过,翻了周至一个白眼:“大作家傲气得很,这篇文章还是我求着他才写的,剩下的,都不敢劳烦他了。” 周至赧笑道:“昨天还给池jiejie拍了不少照片,选几张出来和这文章一起登的话,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池薛荔愣了:“什么时候?” “就在池jiejie听讲解,看文物的时候,不然相机怎么跑到我脖子上来的?” “你!” “好了薛荔别闹了。”台长乐呵呵地说道:“赶紧送周至和杨和去坐车,这还老远的路呢。”二子从周的重生之乘风而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