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29节 (第6/8页)
数十名甲士紧随其后,鱼贯而入,列为纵队,步伐森然。 “你们在干什么!我乃是保国公!我是国家勋贵!” 一名身子壮硕,挺着大肚子的中年人被士卒拎了出来,身侧女眷一阵慌乱,四散奔逃,有亲信家丁要上前阻拦。 “砰砰!” 数发火铳鸣枪示警,众人顿时就不敢再动。 中年人正是保国公朱国弼,其人是宣德至成化年间的名将朱永之后,第八代保国公,原本保国公爵位在百年前,就因过降为抚宁侯,但弘光继位之时,朱国弼出了大力,位在勋臣之首,便加封为国公。 说起来其祖先朱永,就是当年成化犁庭的主要将领,击破建州女真,横扫辽东,但时隔近二百年后,其子孙却是在多铎兵锋尚未及城下,便带着一众文武投降。 之所以追究他,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不同于其他普通将领和大臣,多铎南下之时,朱国弼是南京留守,是武官之首,手中握有城防兵权,是“主谋”,而非“从谋”。 除此之外,他的罪过还不止这些,肇庆朝廷班子回到南京后,户部、都察院联手重新清查档案府库,有些事情也浮出水面。 崇祯十七年,当时朱国弼被崇祯委以重任,让其提督漕运、坐镇淮安,加太子太傅,希望能帮朝廷稳住漕运通畅,为北方正在进行的战争输血。 但就在京师陷落之时,朱国弼不顾巡抚路振飞劝阻,侵吞了大量漕粮、漕银。 局势一稳定,有些事情就要秋后算账了,朱由榔实在是想不出,自己有什么理由放过这些人?连黔国公那种算是忠心耿耿的,都要拿出家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