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89节 (第6/8页)
骑兵,庞刚部又刚被打残,这时候去追击,简直就是找死。 庞刚满身血污,看着眼前惨乱一片欲哭无泪,让身旁亲卫不断到各处重新联系召回各部。 夕阳之下,伤残将士在战友帮扶中哀嚎,数不清尸体也在收殓。 初步统计,至少阵亡了两千多将士,受伤同样超过了两千。 这个数字对于封建时代的军队而言,已经堪称惨重了,可以预见的是,在得到补充和休整之前,庞刚所部恐怕无法活跃在战场一线了。 把目光转移到战场南边,也是这番对弈的“棋眼”——青山镇,另一场战斗即将爆发。 焦琏所部万余将士刚刚完成了自己军旅生涯最累的急行军。 从南康到青山镇,虽然沿着湖畔行军,地势平坦,但也足足有九十里。 在这个时代,一日夜行军九十里意味着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有个成语叫“退避三舍”,舍是一个单位,也就是当时军队行军一天后要重新就地驻扎的地方。而一舍,是三十里,也就是说,那个年代军队普遍行军速度是一天三十里。 当然,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这个速度越来越快,两宋交替时,千古名将岳飞带军驰援淮西,一日行军也就在一百里左右。 西汉霍去病在草原上长途奔袭,一天行军两百里,当然,这是骑兵,而且是一人多马。(一般情况下,超过五日以上的行军,骑兵的速度是不如步兵的,因为骑兵不能一直骑马奔袭,否则会累坏马匹,而是下马牵着走,这也是精锐骑兵都要一人多马的原因。) 而这时候步兵普遍的行军速度是每日五、六十里上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