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07节 (第6/7页)
,提出纲领“剿兵安民”,自古以来都是剿匪安民,可到了崇祯年间,兵患比匪患厉害多了,老百姓宁可从贼,也不愿被左良玉等官军之流祸害,也是令人唏嘘。 那是农民军的光辉时刻,也是李过亲身参与的事业。 如今时隔九年,再临此地,岂不让人慨然。 大军抵达城外二十里,开始就地驻营,周围十数里的树木都被砍伐,营帐延绵无际,好在都按照《陆军cao典》所规定的方法,依次排布,哨卡、箭楼俱全,不至于混乱。 三日后,缓缓来迟的两个重炮营终于抵达营地。 自光烈四年开始立项以来,工部方面统共也就武装了三个重炮营,北伐战争爆发后,一个被配属给了东路,用于徐州战场,而剩下两个,都分给了中路李过这里。 就是为了眼前的襄阳城。 重炮营编制比一般炮营大,可火炮数量却要少,每营分为四个炮哨和两个卫从哨,四个辎重哨,也就是每个炮哨都要相应配属一个辎重哨。 且每个炮哨,只装备八门火炮,全营不过三十二门。 而所配属的辎重哨,却需要两百五十匹骡马,三百名士卒来供应,四个辎重哨,总数超过千匹。 这也是枢密院只批准建设了三个重炮营的原因,因为实在是太浪费资源了,除了攻城,其实这些重炮的应用范围很小,而且还行动缓慢。 由于城中守军有两镇新军,所以清兵方面,并非没有反击火力,大约八十门新式火炮,排列在四面城墙上。 除了新式火炮,还有近一百门中大型佛郎机,这并不奇怪,襄阳本来就是军事重镇,再加上这两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