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27节 (第6/7页)
都督府,枢密院就作为最高军事机关存在。 很快,下方就有大臣出列,朗声询问 “陛下,我朝中已有光复军都督府统率军事,当年太祖皇帝废枢密院,就是因为五军都督府已代替其职,敢问陛下,这枢密使岂非重叠?” 朱由榔闻言看向谢颖,这种大朝会里面,皇帝一般不用亲口说话。 谢颖望着圣旨接着道 “设枢密院,有枢密使一人,位同尚书,副使两人,位同侍郎,都承旨一人,承旨若干,均以武官充任,主理军中人事调动、编制、训练、兵械、条例诸务。” 大臣们一下子明白过来,那名官员也回到位置上,这个枢密院的权责和大都督府并无冲突,但所有人却又把目光看向另一个方向。 兵部。 是的,仔细想想就知道,这个新成立的枢密院手中权力,和兵部基本重合,直接占了兵部事务的一半。 明代自土木堡以后,勋贵集团影响力丧尽,五军都督府基本上就是虚职。 要知道,平常所说的军权,其实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叫统兵权、一个叫调兵权。 明朝中后期,文官掌控朝政后,调兵权基本为外派的督抚们掌控,而统兵权,包括兵械、将领官职调动、征兵等等工作,事实上都收于兵部之手,而文官通过控制兵部,来控制军权。 可转移目光的百官们这才发现问题所在,之前的兵部尚书,不就是吕大器兼任吗? 也就是说,此时兵部群龙无首,连个带头反抗的人都没有…… 但问题还是没有完全解决,都督府是没事了,那兵部呢?如此一来,兵部还管个啥? 谢颖接着道 “征兵、将卒遣散安置、民兵训练、城防建设、军饷、军资审计依旧由兵部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