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3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38节 (第6/9页)

行营而来的其他大臣不在乎。

    最终是在城南找到了两家盐商大院,将中间的隔墙打通以后,就加上园林,有个几亩地的规模,勉强够天子和部分御前亲卫入住。

    至于院子的主人,那肯定巴不得,若非朝廷制度不可能要,否则这些漕运沿岸的盐商,恨不得直接把自家大院全都献给皇帝,这和平时收税锱铢必较不同,能让天子下榻于自己府苑,是何等荣耀?又是何等政治资本?

    事后挂一个牌匾,日后无论这宿迁知县、淮安知府是何人,哪里不得给三分薄面?

    靠近权力,本身就是一种权力。

    王夫之和一众随驾大臣,都住在大院外的街道两侧民房,大多也是从当地富户手中暂借,每日一早,随驾主要几个大臣都会跟着为首的王夫之入院,帮朱由榔打理奏章事务。

    虽然朱由榔恢复了宰执制度,但皇帝的权力和威望放在这里,许多事情,哪怕不一定需要他的首肯,下面也必须要通知一声,至于军国大事,如果紧急,当然可以由宰执商议后决断,但事后也当征询天子意见。

    李定国的奏章同样一式两份,一份报与就在宿迁前线后方的天子,一份交予内阁备案。

    奏章中,李定国禀报了前线的具体形势,眼下明军的主要进攻和战略方向,以及自己对未来局势的预估和部分担忧。

    其中一点,就是担心清廷“断尾求生”。

    即相仿昔日撤入大漠的北元那般,在明军主力抵达北京之前,将政权基干和八旗户口,转移回辽东,或者与满洲相善的蒙古部落地区。

    要知道,皇太极时期,带领后清击败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