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55节 (第5/6页)
挺吴派和反正派的对峙持续了一天一夜,双方分别以剑州县城外的集镇为界,分东西驻营,其余隔岸观火的军将和数千人马也不跑路,毕竟明军的包围已经完成,往哪跑啊? 最后两派在第三天开始接触,高得捷派人通知张国柱和夏国相,吴三桂在他手里还没死,但自己已经派人去告知明军反正的消息,要求张、夏两部和自己一起投降。 对于高得捷而言,这是向明廷表现的时候,如果能兵不血刃,把这剩下的万余人马带回去,可不是个小功劳。 随着明军包围阵线收缩,之前溃散的许多吴军士卒没被高得捷他们收拢到,却是被明军俘虏了。 高一功也觉得如果能保全这支部队,对于明军的发展是很大利好,尤其是其中关宁和边军骑兵,若是能够改编,再加上姜镶部大同骑兵、松潘羌藏骑兵,陛下所设想的西北骑兵计划就算有了基础,无需从零开始了。 其实高一功在事后第三日就收到了高得捷的亲笔信,知道了吴三桂被擒的事情。 这并不出乎他的意外,这种孤军困于群山之中,前有雄关阻隔,后又追兵重重,伤亡惨重,士气低迷,不出乱子才是奇事。 但他却依然毫不表态,既不向高得捷、谭洪回信,也不让五万多明军发动总攻,只是继续维持这种尴尬气氛。 高得捷和谭洪等了两日,也没收到消息。 然后去送信的信使回来,说高都督毫无表态,只是点了点头,让高得捷二人自行思量。 高得捷这才醒悟,吩咐人将软禁起来的吴三桂拉出来。 而后对谭洪道 “我明白高都督的意思,这是想要让咱们先交了投名状,莫要让天子和诸多将帅为难。” 高一功的心思其实不难理解,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