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4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47节 (第5/7页)

着孔府、孔庙被抄,一干数百人问斩。

    同时还分出时间来,下诏勉励前线诸将,并接见了些受伤转移后方的将士。

    不得不说,朱由榔选择在这个时间段解决孔家问题,还是相当睿智的。

    因为若是把孔府问题留到战后考虑,恐怕就没这么简单,而且也太引人注目了。

    如今北伐如火如荼,眼看王师胜利在望,自崇祯以来,十多年的山河沉沦,江山沦丧,终于重归安定,正是人心激奋,也是朱由榔威望如日中天之时。

    这个时候,就算他做些出格的事情,大多数人也很难及时反应过来。

    而且就算反应过来了,又能如何呢?

    皇帝又不在南京,那些个士子也找不到“叩阙上书”的地方不是。

    当然,事实上,半月以后,消息传回南京,《启民报》又用了一整版报道此事,还是在江南地区引发了轩然大波。

    礼教理学传承,毕竟是此时社会的基本意识形态基础,而孔氏,作为儒家礼教宗统的现实化身,虽然没有西方的天主教皇那么夸张,但也的确有相似的作用。

    当然,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达到是非不分,替孔兴燮之流叫屈的程度,毕竟这时候已经不是嘉靖、万历之时了,清兵南下之际,江南百姓也是切实体会过亡国之痛的,扬州、嘉定的血,还没过多久呢。对于这时候的士民百姓而言,主动降清也就罢了,尤其是报纸中所言孔氏父子所上“请剃头疏”,实在令人痛恨。

    而一众江南士人所喧哗的,是在于天子废除衍圣公的决定。

    在他们看来,孔兴燮之流不肖,该治治,该杀杀,也没什么,自古以来,连皇帝都有被废的,衍圣公又算什么呢?

    但问题在于,废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