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7 (第6/8页)
现在才感觉出来。”豆豆说:“是的,当你在任何地方都听不懂对方言语,你就会感觉到孤寂。” 王静说:“大家都说的是普通话呀?”豆豆说:“当你进入洗手间,你就进入了国外。”王静说:“你想家了?”豆豆说:“是的。我真的想家了。” 海滩是海水冲击而成,本是没有花的。 人来了,就有了残肢的玫瑰。 人走了,就有了泪花。 水来了,就有了浪花。 上海滩如果没有花,那就不是上海滩。沿着外滩盛开着各色的广告之花,虽然全是鬼子花,可是开的艳,人也爱看。外滩从来不少花,各色的玫瑰被剪成各种形状,成为手中的弄物。还有花枝招展的女人,应该是最耀眼的花,虽各不一样,可是小巧的嘴吐出的吴音就是一种一样的风景。在江南,风景好的不得了。北方人都会有这种体会。可是这种在上海滩变了味道的吴音更是风景。吴音本是有点涩,让人有点意犹未尽,在口齿之间回旋。可是上海滩的音调加了点嗲,把那点涩味全都去除了。好就好在“嗲”上,就像炒rou放少许料酒,去除了一些东西,留下一点味道。语言更是如此。上海话本身就是一支花,既不同于江苏,又不同于浙江,却又有着相同的韵底,好不怪哉,却不怪哉。 顺着外滩进入南京路,霓虹灯光闪得眼睛不够用,不是花胜似花。现在的南京路上除了卖东西的还有上海的发音,走在大街上的几乎是全国人民,后来就成了全世界人民。东北的,新疆的,西北的,华南的……美国的也有非洲的,总之这只上海璀璨的卖场之花,开过了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