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9章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第7/8页)
孙叔敖的人,就是在拜门前的石碑条令。遵守石碑上的条令,就是遵守刘益守在寿阳立下的规矩。 遵守规矩,就等于是有效的统治了一块地方。 以芍陂为切入点统合寿阳的资源,饶是陈元康也是心高气傲的人,也不得不佩服刘益守的眼光。 他不知道的是,寿阳周边,在后世提供了全国三百分之一的产粮,看起来好像不多,但是把东三省产粮基地的量除掉,这个比例就会急剧攀升了! 无粮不稳,只有从最基础的地方切入,才能保证自己在寿阳立足。 “第三个嘛,设立一个芍陂官的职务,负责组织每年对芍陂进行修整。下面的记好,从当地户口中,五丁抽一,编练成军。这支军队,也不需要打仗,只负责平日里修整芍陂。农忙时务农,农闲时组织起来军训。 洪灾来的时候抗洪,旱灾来的时候抗旱,再就是修筑巩固芍陂的堤坝。” 这个……似乎是别有目的啊! 在场没有傻子,一听“编练成军”四个字,汗毛都倒竖起来了。这种藏兵于民的举动,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摆脱掉了世家大户的私军制约! 而且,对萧衍也有个交代,至少面子上过得去。 我并没有组建新军,我只是把乡民组织起来抗洪抗旱而已,毕竟寿阳南面那么大个池塘对吧? “好的主公,卑职記下来了。” “嗯,再轉一圈,今晚在乡民那边过夜,明天我们就返回寿阳。” 刘益守摆了摆手,芍陂比他想象得大了太多,几乎都有一个小县那么大了。难怪楚国定都寿阳後,就靠着芍陂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