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刘姓诸王大劫难 (第4/5页)
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他自认为自己身行端正,刘松不会有什么借口治他的罪,反倒是抗旨不去建康的话,会落人口实,被jianian佞之人抓住把柄。 江都王刘靖为人忠孝,历来奉行儒学,他恪守为臣之道,为子之纲,性情也极为耿直。可是刘靖做事却总是循规蹈矩,缺乏变通,脑袋一根筋,这却是他的致命弱点。虽然刘松的皇位来路不正,但他现在毕竟是大宋的皇帝,而刘靖只是他的属臣。 刘松给刘靖发出圣旨,限期让他抵达建康为先帝守灵,刘靖想做大宋的忠臣,要遵旨,想做先帝的孝子,也要遵旨。虽然刘靖也感到建康之行万分凶险,但接到圣旨之后,他还是收拾行囊,立即启程,因为他实在不想背负一个不忠不孝的骂名。 同时抵达建康的还有刘松的两位叔叔,桂阳王刘义范和南郡王刘义宣以及其他几位刘姓王爷。这些王爷们来到建康,刘松却并没有按照诏书约定的那样让他们轮流为先帝守灵,而是直接将他们交给了刑部的尚干云。 刘姓诸王们没有等来守灵的诏命,却被刑部尚书尚干云一一下狱,严刑审判。桂阳王刘义范平日里谨小慎微,没有犯过什么大错,却依然被尚干云严厉逼问,重刑拷打,罗织罪状。 最终他招架不住,苦苦求饶,并被迫承认了尚干云罗织的一些所谓的“罪名”,这才得以保全性命。刘松将他改封为“贼王”(寓意窃国之贼),软禁在皇宫之中,他的封地也被削去了三个郡,收归国有。 南郡王刘义宣因为刚到建康之时一时兴起逛了窑子,被尚干云的属下抓了个正着。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