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6章 讲春秋,论复仇 (第3/4页)
,徐徐说道:“对照前面的例子来品味这句,我认为至圣的态度很明显,他意在维护齐襄公,推崇齐国的复仇之举,所以没有一概而论。” 他选择站在公羊家的立场。 他当然知道,春秋无义战,齐国伐纪也不例外,历史上的真相并非复仇,同样是一场恃强凌弱的兼并战争。换句话说,他心里明白,左家的立场才是对的。 但是,他支持公羊家。一方面,他不想把春秋真解倾囊而授,存心想藏一些私货,故而刻意曲解真意,小小地误导世人。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缘由,他要宣扬复仇这种行为。 几天前,他在京城大开杀戒,将两大血案同时翻出,就是为了报仇雪恨,让沉冤昭雪。如此举动,已然赢得京城百姓的认可,他们心里替任天行和襄王打抱不平,庆幸苍天有眼。 此时,他在万众瞩目的场合下,于情于理,都应该借前事喻今事,从治学角度,为自己的复仇大义提供理论支撑。 连至圣他老人家都赞成复仇,谁还敢认为这是狭隘之举? 任真话音落下,场间群儒立即听出来,他的观点跟公羊家吻合,跟左家相反。 于是,还没等太学门人出面,承袭左家学说的书生们就先不乐意了。 一名中年文士起身,打断任真的宣讲,振声说道:“先生认为,齐襄公出兵是为复仇,在下不敢苟同,心里有一些疑惑,想请先生当场赐教。” 任真朝此人淡淡一笑,并不意外,“说吧。” 中年文士不假思索,“众所周知,先生所说的两国之仇,并非在齐襄公当政时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