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六下江南 (第7/16页)
了?” 王杰道:“皇上,三年之前,苏四十三在甘肃反抗朝廷,当时大军前往平定,耗费财力不少。臣是陕西人,平日多与家中书信来往,知道甘肃一带,不满朝廷者绝非少数。可我大军平叛之后,皇上便再未过问西北之事。此时不发尚可,万一有变,朝廷又将耗费不知多少钱粮将士。因而臣以为,与其坐等生变,不如先做准备,集中钱粮,缉捕首犯,以备不时之需。” 乾隆道:“这集中钱粮,户部工部去准备便是。朕这南巡,是不碍边事的。” 王杰道:“可四年之前,皇上第五次南巡之时,一路铺张费用,消耗不小。宫人采买,又耗去不少银钱。甚至……臣听说有些后妃购置私人物事,竟超出宫中常度数倍之巨!如此消耗,若是今年再来一次,臣只恐……只恐已无力应对西北边事!还望……还望皇上以生民安泰为重,暂缓这第六次南巡!” 乾隆听到这里,脸色已渐渐变色,只是王杰所言,并非全无道理。只好暂敛怒气,想着如何找个理由让王杰闭嘴。正在这时,王杰对面又有一位大臣出列拜倒。 乾隆仔细端详时,见此人三十余岁,虽已有些髭须,但相貌白皙,极有风度。下颌胡须标致,更显成熟稳重。知是自己最宠信的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和珅。只听和珅道:“皇上,臣以为王尚书所言,与实情不符。户部掌管天下钱粮,若是财用不足,岂能不报?况且自皇上御极以来,天下承平五十年,又怎有财用不足之理?西北纵有边事,国家府库,也自能应对,皇上无需为南巡之事担忧。” 清代官称,旗人文官遇公事自称臣,私事方称奴才。此时和珅与王杰所议,无论南巡还是边防,都是公事,自然要称臣了。王杰听了和珅言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