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救急不救穷 (第3/7页)
本。桌后,老牛、大牛、二牛、管家四个则把绢和铜钱搬出来。 张超接过马周给的账簿,翻看了一下,然后咳嗽了一声。 “都别吵了,安静。” 栓子大喊一声,立时外面几百人都不说话了。 张超对这效果很满意。 “张管家。” “到。” “你来张家也一个多月了,今天发的是九月十月的工钱,你一月是一石粟,在张家九、十月做了四十多天,不足两月。不过念你勤恳忠厚,我这次给你算满两个月的,多的算是对你认真做事的奖赏,来,过来按个手印,两石粟领回去。” “谢东家,谢谢三郎。”张管家听说给自己多算了二十天工钱,惊讶之后是高兴。 “这是你应得的。”张超笑笑,“你要粮还是钱?” 张管家弯着腰道,“拿绢吧。” 管家一家吃住都在张家,因此倒不需要粮食,反正现在粮价便宜,他选择拿绢。粮两石折钱一千四,换成绢则是七匹。一匹绢足够做好几件衣服,这七匹绢其实已经不少了。 绢是丝织品,得种桑养蚕纺织。唐朝人种桑,种的是那种高大的桑树,而不是后世那种密集低矮的桑树园。 官府对农民要求是每户不得少于五十颗桑树,均田授地,口分田种粮,也称露田,而永业田,是种桑麻的,还要种枣树和榆树。 而五十颗桑树得要八亩土地,十亩之田,植树五功。一功之蚕,取不宜岁度之,虽不能尽其功者,功不下一匹帛。 合算下,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