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救急不救穷 (第4/7页)
亩一功蚕,一功蚕产绢帛一匹。 七匹绢,得农户十四亩的桑田养一年蚕才能织这么多绢,需要八十多颗桑树养蚕。 张管家两月工钱,抵的上普通农妇一年养蚕织丝的收入。 一匹绢长四丈,宽一尺八,重十二两,虽不如绸缎,绢更素,但也还是价值很高了。七匹绢,直一千四百钱。 在账簿上按下手印画押,兽医老牛把七匹绢递给管家,身为张家的契约奴,居然还能领这么多月钱,确实让人羡慕。 “我妻子儿女的工钱我也一起领了。”管家笑道。 张超却道,“这个不行,得他们亲自来领,至于领回去后是交给你还是自己保管,那就不是我能干涉的了。” 管家之后,一个个在张家做工的人都按顺序来领钱。 不少人都直接选择拿钱而不是拿粮,家里粮食还是有些的,乡下农民最缺的还是现金。自己田里种的粮食,交完赋和租,还有一些摊派后,节约点吃,还是能糊口的。一家人穿的衣服,也主要是自己种的麻织布,种桑织的丝是交朝廷的庸,另外有时还得交绢买役,免于服劳役。 但是家里也总还有用到钱的时候,比如买盐,修理农具等。平时大家是靠着养猪养鸡鸭这些来换现金的。 现在张家做工,能多赚不少现金。 “九、十两月一共做工四十天,每日工钱包吃另二升粮,四十天共八斗。没有请假没有旷工,东家给你全勤奖加绩效奖二斗。合计一石一斗粟米,你要钱还是绢?”张超问排到桌前的一个妇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