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一百七十五章 庆历新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庆历新政 (第2/10页)


    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正如欧阳修所说“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

    范仲淹的改革,是在北宋初的小康局面已经逆转恶化的时期中产生的。

    其时,冗官、冗兵、冗费严重,贫弱局面已经形成,统治危机日趋恶化。

    仁宗即位元年,土地兼并现象更加严重,农民大量逃亡,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如一伙”。甚至京畿开封府所属各县,也有盗寇出没。

    当时,已有一些官员感到危机的严重,富弼就曾说:

    “自此以往,只忧转炽,若不早为提备,事未可知!”

    宋仁宗在召对中,对范仲淹、富弼等特别礼遇,并曾多次催促,要求执政大臣马上拿出一个使天下太平的方案来。

    庆历三年(1043年),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领导下开始了,范仲淹的改革思想得以付诸实施。

    庆历三年(1043年),李元昊请求议和,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授枢密副使,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俗称“四谏”),锐意进取。八月,仁宗罢免副宰相王举正,再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

    同意改革的宋仁宗赵祯

    同意改革的宋仁宗赵祯

    九月,宋仁宗召见范仲淹、富弼,给笔札,责令条奏政事。范、富二人随即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谏官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宋仁宗大都予以采纳,并渐次颁布实施,颁发全国。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总结起来就是:澄清吏治、富国强兵、厉行法治。

    庆历三年(104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