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一百七十五章 庆历新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庆历新政 (第6/10页)

陟”、“抑侥幸”、精贡举”等,中心思想就是要裁汰不称职的官员,而裁减冗官、精简机构是改革的核心内容。

    这个大手术当然做不得。

    可是,范仲淹、富弼要给北宋做的手术还不止这些,即使是称职官员,也要削减其薪俸,北宋官员的俸禄是古代中国最高的。

    而且,还决定要减少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解决官多为患的问题。

    也就是说,全天下的读书人的利益,都让改革触及了。

    因此,改革的反对者决不是少数保守派,而是整个士大夫阶层——北宋统治的阶级基础。要改革就要牺牲士大夫阶层的利益,牺牲了士大夫,就动摇了自己的统治基础。

    北宋皇室的政策是抑制武将,其办法一是重用文人,二是实行更戍法,为了皇室利益牺牲了国防。而废除庆历新政,则是为了皇室利益牺牲了改革。

    当然,除此之外,围绕范仲淹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朋党之争。

    除了少数锐意进取的有识之士,官僚、地主、富商等既得利益阶层大都满足于现状,只顾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和长远利益,一旦新政触犯了自身利益,他们就坚决反对,群起而攻之。朋党之说基于儒家思想君子与小人的观念,这是简单对立、非此即彼的思想观念,并不能客观准确地反应人性或人格;在现实生活中,结党的未必是小人,言利或谋利的也未必不是君子。一旦被提升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就会被一些政客用作打击政敌的武器,而且极具杀伤力。

    改革措施“太猛”、“更张无渐”、“规模阔大”。改革的思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对罢黜官员的安置没有着落,农民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