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 大明的钱去哪了? (第2/6页)
题。 朱慈烺则是一脸沉思之色,显然还没有想好,又或者有了新的发现。 只有朱慈炯十分笃定的说:“父皇,儿臣知道,我大明之所以变成今日之般,乃是因为文臣贪鄙成风,武将怯懦畏战,再加天灾连续不断。” 崇祯目光转向朱慈烺,问:“烺儿,你的观点呢?” 朱慈烺抬起头看着崇祯说:“父皇,儿臣以为我大明最大的问题是国用不足,而开支日渐浩繁,不得以只能加征三饷,最终伤及了国家根本。” “说对了。”崇祯欣然点头,“我大明朝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财政问题,只要解决了财政问题,所有问题就都迎刃而解。” 顿了顿,又问道:“那么该怎么破解这一困局?” 朱慈烺不假思索的道:“无非就是开源节流二途,而开源便是加征赋税,眼下我大明百姓之税负已经极为繁重,不可再加征,所以只能节流。” 崇祯不置可否的道:“那你再说说,应该如何节流?” 朱慈烺想了一下说:“有一次侍经筵的时候,儿臣曾听户部官员讲过,是年我大明的国用开支一共折银1800余万两,其中募兵饷银900余万两,官员俸禄400余万两,另有宗室开支500余万两,主要就是这三项。” 崇祯轻轻颔首,从万历中期到现在基本就是这个数字。 唯一例外就是福王朱常洵就藩的前一年,宗室开支一下膨胀到1000多万两,不过这不是常态,之后第二年就又回落到500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