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_第67章 大明的钱去哪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 大明的钱去哪了? (第3/6页)

万两。

    朱慈烺接着说:“这三者之中,募兵军饷只能增不能减,官员俸禄减无可减,所以唯一可以缩减的便是宗室开支这一项。”

    “那你便是上了文官集团的当了。”

    “啊?上了文官集团的当?父皇此话何意?”

    “父皇就问你一句,每年300万两的内帑银子怎么来的?”

    “内帑?内帑的银子不是宫中的内侍通过税监、矿监还有织造局征来的么?”

    “税监、矿监还有织造局?没错,刚恢复税监、矿监的头几年,是给内帑补充了一些银子,但现在就只剩下仨瓜俩枣,有时甚至入不敷出,尤其是织造局,从崇祯七年开始就再没有上解过内帑一两银子的利润。”

    “啊这?这么说内帑的银子是从……”

    “没错,每年300万两的内帑银子就是从宗室开支中克扣来的,要不是有每年300万两内帑银撑着,我们大明早亡了。”

    这下朱慈烺还有朱慈炯的三观都被震碎。

    都说大明的官员贪鄙成风,结果最大的贪官是他们父皇?

    只有朱慈炤已经打起瞌睡,对父皇和两位皇兄的话题丝毫不感兴趣,崇祯却也没有苛责他,人家不喜欢政治,别强求。

    选储君最忌讳的就是赶鸭子上架。

    崇祯又问道:“那你们又知不知道,内帑的300万两银子用在了何处?”

    “这个儿臣知道。”朱慈烺不假思索的道,“一是用于赈济各省的灾民,再就是给边镇募兵补发军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