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罗洞观的缺陷 关于丹噬的争论 (第2/7页)
自身形态的功能。这种瞬移不同于八门搬运、火遁术一样的遁法,瞬移的过程是无迹可寻而且极为迅速;而变化之术至少不在域毒画之下。 前世有人猜测大罗洞观是出阳神的极致,其拥有者可以用灵魂姿态穿梭于空间之中,并以灵魂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的另一面,也就是「洞观」。不过就唐牧之拿到的这半本来说,并没有发现其中有任何描述丹道和出阳神相符合的点,反而让唐牧之联想到了佛门的五神通。 唐牧之修炼过佛门的rou眼神通,观照自身的能力也不输「明」观法,对于佛门功法还有内修这方面他还是有点经验的。那半本《大罗洞观》不论是从叙述方式还是对境界步骤详细划分上面都和佛门神通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再联想到五神通细想——这不就是练到极致的神境通(变化万物,来去自在)和天眼通(看穿一切)么。 大罗洞观不同于世上流传的观法的地方很多,其中一点是它有详细的修炼步骤:坐忘、虚心、不染、简事、真观、色迹、泰定。之后便有了明显的断层,难怪吕胜能够一眼看出这本《大罗洞观》是残缺的。但唐牧之将这半本看下来,如果能修炼到「不染」之后的境界,施展观法的时候身体已经可以与周围时空脱离,不受世间规则的约束,王也的乱金柝便也捕捉不到施术者的真身。 ….其实唐牧之在高家的时候有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高家已经获得了半部《大罗洞观》,为什么不去进行推广?高家众人里面,明显只有高艮、高宏和高释三人掌握有大罗洞观,而和高释同为四护法的高维贤甚至连这件事都不清楚,直到全性去索要它的时候,高维贤这才反应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