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21节 (第6/11页)
朕记得去年的状元高永清便是学出此地。” 皇上这样清楚记得永清贤弟的名字,卓思衡不知道是皇上记性好,还是真的有何其他联系,此时他沉默伫立于室内一角,只觉得有目光飞快从他身上略过,头身不动以目光探寻,仿佛是自己多心一般,另外三个人仍在很热络地讨论关于学政的问题。 “功臣之家大多得蒙恩荫,也有个别远志子弟学有所成,虽少,但也说明世家亦重学重才。”白琮白大学士欣然道,“只是富贵乡中若想静思苦读实在太难,历朝历代大抵如此,皇上不必介怀。” 皇上颇以为然地点头,似乎想起什么,问道:“本次恩科似乎善荣郡主之子得中进士?” 曾玄度回答道:“善荣郡主之子便是二甲二十一名的靳嘉,如今在户部的水部司任从七品员外郎,前些日子去到绥州勘察凌汛,奏表自工部递交中书省,都赞其办事练达。” 卓思衡没想到那样好说话好脾气的靳嘉居然是他们所有人当中家世最好的。 果然人不可貌相。 皇上夸了善荣郡主教子有方,又谈及太宗当年治学的功业,于是今日经筵便从此处讲起,卓思衡奉命去弘文馆请取太宗朝业平十七年五月起涉及整顿学政的实录,他领命步出天章殿,沿着熟悉的御道踏春而行。 四月的大内宫苑纷纷绿意扑面携香,桃李清芬甜淡,连禁卫巡逻与执站带来的紧绷感都被冲淡了。 弘文馆虽然建筑不高,但却远远就能瞧见。因院外种植许多高大的楠木与柏树,内院又遍植香樟和桂树,别处都是淡淡新绿温软宜人,这里的树木却始终庄肃冷翠,深深浓绿与碧瓦相连,可谓触目生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