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九章 论罪篇(下) (第3/4页)
有杀父之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孔子说:“睡在草席之上,头枕着盾牌,没有任何职务,当以时刻想着报仇,绝不和仇人共处一世。不管在什么地方,武器都不离身。如果是在市上或公门相遇,拔出武器就和他拼命。” 张三杀文破军的犯罪动机是为父报仇,在儒家的礼义之上,这种行为不但不需要谴责,甚至得到儒家诸位先生的肯定。 国朝虽然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作为当时最大显学的儒家,在国朝占据的地位极重,制定刑律之时也会参考儒家思想。 若是照此来看,张三的刑罚还会再减一等。 杨清源放下了笔,剩下的事情,要等堂审之后才能定论。 -------------- 次日清晨,狄知远来到了杨清源的书房之中。 “大人!那三个仆役招了!” “哦?!这么快?!”杨清源露出意外之色。 “那个文五、文六,就是两个软骨头,稍微一吓就全部招供了!麻烦的是那个来福,他是文府从小培养的,是文府死忠,意志坚定,费了不少功夫才撬开他的嘴。” 狄知远将手中的供状交给了杨清源。 杨清源接过之后,将其置于桌上,“知远,你直接讲吧!我们也正好探讨一二。” 两人落座,狄知远先开口道,“大人,这三人都是文破军的亲随,但是这有文五和来福在四月廿九那天跟随文破军上了翠华山!” “不对!?我记得京兆府的案卷之上记载,当日文破军是带着了随从三人!” 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