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三十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三十八) (第10/10页)

来联想、比附人事吉凶。

    这一筮例虽然明言的是“以《周易》筮之”,但这里说的《周易》,既不是卦爻式《周易》(即今本《周易》),也不是原创的《周易》。这一筮例所使用的是春秋《周易》文本(即繇式《周易》)作为卜筮的结果。由此说明繇式《周易》是在原创《周易》的基础被史巫篡改成卜筮的工具,无论用“繇式《周易》”,还是“爻式《周易》”进行卜筮,都与原创《周易》不是一回事。并且《左传》所记载的筮例,更主要的是把《周易》所用那套符号,既演变成卜筮符号工具,又演义出八卦取象成为八卦卜筮上的主要内容。

    而到帝制对今本《周易》文辞的注释,就是通过“象数”犹如卜筮(算卦)上的说法语境。看荀爽与《九家易》的对所谓第一爻辞注释。

    荀爽曰:火性炎上,离为飞鸟,故曰“于飞”。为坤所抑,故曰“垂其翼”。阳为君子。三者,阳德成也。日以喻君。不食者,不得食君禄也。阳未居五,阴暗在上。初有明德,耻食其禄,故曰“君子于行,三日不食”也。

    “有攸往,主人有言。”

    《九家易》曰:四者初应,众阴在上,为主人也。初欲上居五,则众阴有言。言,谓震也。四五体震,为雷声,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也。

    我们通过《周易集解》所汇编的这二家注释,即荀爽与《九家易》对所谓的第一爻辞内容注释的说法,从那些卦象及爻位数之说类似《左传》里记载的卜筮例中取象及爻数联想附会方法。“象数”易学里的“象数”,本身就是以“象数”注释今本《周易》之前的卜筮(《左传》里记载的算卦)方法内容,后被移植用来成为解释今本《周易》极其错误的方法了。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