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三十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三十八) (第3/10页)

义。虞翻以八卦取象得出“明入地中,故伤矣”的这种说法。

    在对“利艰贞”的注释,虞翻的说法是:“谓五也。五失位,变出成《坎》,为艰,故“利艰贞”矣。”

    在卦学上(非《周易内容》,《明夷》卦符号上三爻画为《坤》,也就是所谓的阴爻画,在阴阳卦说上是个不得位,也就是失位的说法,这就是虞翻失位的说法来历。虞翻又通过卦变之说《坎》卦的取象为“艰”,而穿凿附会出“故"利艰贞"矣”。虞翻说的故“利艰贞”矣,就是由卦符号五阴爻失位,又因《坎》卦为艰难,所以才“利艰贞”的。这种说法是注释“利艰贞”的含义吗?

    再是郑玄对所谓卦辞的注释是:“夷,伤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日之明伤,犹圣人君子有明德,而遭乱世。抑在下位,则宜自艰,无干事政,以避小人之害也。”

    郑玄的注释基本遵循《易传.彖》文的注释方法,只是换个说法而已。

    我们看《彖传》的注释:“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因《彖传》是《易传》的内容之一,西汉时独尊儒术,把认为是孔子作的《易传》和今本《周易》一并尊奉为经书为《易经》。汉之后帝制里无论所谓“象数派”,或是所谓的“义理派”者,在对今本《周易》的注释上都不外遵循《易传》的注释原创,只是注释上所用“象数”去附会的多与少而已。

    如郑玄注释中的“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而虞翻只说“明入地中,故伤矣”,虞翻以《坤》卦取象为地,说光明进入到地中间了,就是伤害的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