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四十四) (第4/9页)
如虞翻的注释里,如何是由二爻到《坎》卦五爻,就是“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呢?是何道理呢?虞翻如此说法,岂不是疯言疯语吗? 再如虞翻对“利涉大川”的注释“谓三失正。动成《坎》,体《涣》;《坎》为大川,故"利涉大川"。《涣》,舟楫象。木道乃行也。” 《周易》里的“利涉大川”,就是用来比喻的。而虞翻却通过卦说上变卦取象来穿凿附会,真的当成用舟楫(船和桨)过河了。 而郑玄对所谓的卦辞注释的是:“阴阳之义,阳称为君,阴称为臣。今《震》一阳二阴,臣多于君矣。而四体《巽》,之不应初,是天子损其所有以下诸侯也。人君之道,以益下为德,故谓之《益》也。《震》为雷,《巽》为风。雷动风行,二者相成,犹人君出教令,臣奉行之,故"利有攸往"。《坎》为大川,故"利涉大川"矣。” 郑玄同是通过“象数”而煞有介事的去说那么多的话,但一句没有与“益,利有攸往”的思想含义沾边的。 《周易集解》在对《益》里所谓爻辞“有孚中行,告公用圭”的注释内容汇编有两家。 一是虞翻的注释是:“公谓三,伏阳也。三动体《坎》,故“有孚”。《震》为中行,为告,位在中,故曰“中行”。三,公位。《乾》为圭,《乾》之三,故"告公用圭"。圭。桓圭也。” 虞翻的注释依然是以“象数”去穿凿附会,以阴阳爻位去穿凿“公”字;以爻动而生《坎》卦取象而附会出“故"有孚"”,这是以卦象穿凿出“有孚”二字;以《震》卦象及爻位去穿凿“中行”与“告”字;以三爻位去穿凿“公”字;以《乾》取象去穿凿“圭”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